歡迎訪問吉林省密之康藥業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生物醫藥產業逆勢上揚的增長密碼
今年以來,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帶來的挑戰,廣州市生物醫藥行業采取有效應對策略,通過優化產業布局、推動復工達產、加大研發力度、促進協同發展,借“疫”發力實現逆勢增長。
記者從廣州市發改委了解到,今年全市醫藥制造業1-7月產值同比增長6.5%,增速較去年同期提升7.4個百分點。目前,全市現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204家,生物醫藥與健康領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約1000家,藥品生產企業123家,形成覆蓋技術研發、臨床試驗、轉化中試、生產制造、上市應用、流通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企業先行??支持復工達產 優化頂層設計
疫情期間,廣州防疫物資相關生產企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年以來,廣州鼓勵支持防疫物資相關生產企業復工復產、趕產補產,穩妥有序推動企業員工返穗復崗,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防疫物資最為緊缺的時期,廣州各相關單位優化審批流程,支持防疫物資快速注冊生產,推動防疫物資相關生產企業數量大幅增長。其中,廣藥集團于1月27日提前復工復產。
在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方面,廣州的生產速度和產量均為全省第一。達安基因、萬孚生物、和信健康等3家企業的檢測試劑盒獲國家注冊審批并獲得歐盟CE認證。其中,達安基因進入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名錄;萬孚生物的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成為全國首批獲認證的2個抗體檢測試劑之一。
截至8月底,金域醫學累計投入1800余名專業人員,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獲授權陸續開展發熱門診、復工復學及入境等相關人員的核酸檢測,累計檢測超過1600萬例,占全國核酸檢測總量近十分之一。
為了讓生物醫藥產業獲得更好的發展環境,廣州從頂層設計入手,通過實施《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修訂)》《廣州市生物醫藥全產業鏈發展推進方案》等生物醫藥產業推進政策,集中力量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項目,引導產業鏈上下游的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醫療機構、行業組織、投融資機構等創新資源協同對接。
強化創新??依托聯盟力量 加速成果轉化
創新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核心引擎。廣州充分發揮人才聚集和產業創新優勢,通過組織全市頂尖科學家、一流研究機構、高水平科技創新企業在生物醫藥領域加快協同創新,取得了一批豐碩成果。
在疫情抗擊的過程中,廣東省承擔的5項國家科研應急項目,全部由廣州地區單位牽頭;廣東省向聯合國推薦并獲全球推廣的磷酸氯喹、連花清瘟、新冠肺炎AI輔助診斷系統、防控醫用智能機器人4個項目,均為廣州地區的科研攻關成果。
其中,生物島實驗室聯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廣州康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新冠肺炎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將CT閱片時間從15—30分鐘減少至20秒以內,該系統已在全國線上推廣使用,全球多國實現云端應用。
而金域醫學與騰訊、舜宇光學科技共同研發的智能顯微鏡成為國內首個獲國家藥監局(NMPA)批準的臨床用智能顯微鏡產品。
創新成果的轉化,離不開研發機構、醫院、企業三方的力量。廣州通過組建廣州市生物產業聯盟,集聚了全市生物醫藥領域“政產學研醫用融”160多家單位,并邀請11位院士擔任聯盟首批院士專家顧問。
8月31日舉辦的廣州市生物產業聯盟換屆大會暨新冠肺炎疫苗產學研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12家單位達成新冠肺炎疫苗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將充分發揮產業資本的孵化引導作用,推動全國創新生物醫藥創業投資服務聯盟在廣州落地發展,吸引130多家創投、風投、股權投資等機構集聚,為全市2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提供融資對接逾180億元。